风采展示

当前位置: 首页  >  旧版  >  学生工作  >  风采展示  >  正文

【逐梦青春•2021届毕业生专题报道】奔跑在不断超越自我的道路上——记我院岩土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2018-2班王密田

发布时间:2021-06-18     点击数量:

他7年前第一次走出农村,怀着对未来的向往来到矿大。入学后,他参加了校定向越野队,艰苦的训练,一次次的奔跑,让他养成了坚韧不拔、永不言弃的性格,更让他清晰了对未来目标的“定向”,有了面对坎坷的“越野”决心。他用奔跑,诠释了对专业的热爱、对信仰的坚持,展现了青春最美的姿态。

他骑行跨越山海,途经20个省60多个城市,穿越青藏高原、云贵高原,跨过祖国的三山两盆地,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大本营;他坚持日夜攻坚,在被誉为“土木皇冠上最璀璨明珠”的全国结构设计竞赛上,首次把国家一等奖的荣誉带回了矿大。

他是我院岩土工程专业硕士2018-2班王密田。

坚定选择,兴趣可抵万分努力

凭借中学对结构的兴趣与热爱,高考填报志愿时,王密田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土木专业。此后,他那颗痴迷结构设计的种子在矿大这片热土上生根、发芽,逐渐枝繁叶茂。

作为一名结构设计人,王密田对结构的兴趣只是“助燃剂”,而真正的“可燃物”是日复一日对专业知识的积累与思考。

“你见过凌晨三点的矿大吗?”王密田笑着说道:“我不只见过凌晨三点的矿大,更是见过凌晨四点、凌晨五点的矿大。由于学院楼每天按时关门,而我们很少能赶在关门前走出学院楼,只能从大爷默默留下的小窗口出来。”

在王密田看来,熬夜做模型似乎成为了一种生活常态。对模型“死磕到底”的严谨态度、对模型结构知识的实践积累,为他参加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打下了牢固基础,也为他日后的发展铺垫了基石。

模型看似简单,操作过程却很危险。“有次我不小心把502胶水溅到了眼角膜上,还去医院做了个小手术。”谈及此,王密田谈笑自若,“我们团队的成员几乎都有过挂彩的经历。”

放眼未来,给未来做一份合理的规划是王密田给自己的承诺,曾获江苏省职业规划大赛一等奖的他始终把认识自己、发现自己放在个人成长成才的首位。从认知实习到生产实习,再到毕业实习;从桥下到桥上,再到施工现场;从懵懂无知的小白到可以熟练设计、计算、绘出一整座桥梁,对自己能力的逐步认知使他对自己的未来职业有了更真切的体验。

勤工助学,磨砺让强者更强

王密田坦言,自己的家境并不好,自大学开始便一直坚持勤工俭学。万事开头难,兼职工作也是如此。最初,他每天连续在辅导机构工作十几个小时,牺牲掉所有的周末时间,也勉强只能挣够下一周的生活费。他并不满足就此作为廉价劳动力,他在每一次讲解过后不断总结反思自己的讲题方法,并一次一次尝试新的方式。

寒来暑往中,王密田不断突破自己。从最初接触兼职工作的懵懂到成熟,从花费一天时间准备一门课程到对所讲知识点烂熟于心。随着后期工作质量和效率的不断提升,王密田通过兼职挣下的钱不仅能养活自己,还能补贴家用。

王密田认为,在辅导机构工作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。不管是个人对知识的理解,还是对语言的运用,每一次讲题都能获得新尝试与新体验。每当他感觉一种讲解方式不够好时,总会摸索更合适的方法。他说:“大学生一定要有试错精神,不要怕犯错,在毕业之前一定要做尝试,甚至要多犯错,慢慢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学习方式。”

根据自身需求在竞赛与工作之间不断调整,认真对待每一件重要的事,王密田既实现了经济独立,又优秀地完成了学术竞赛。

作为一个学业与兴趣双丰收的小赢家,王密田并不认可一心二用。他认为,应该理清楚什么更重要,然后合理规划。“能做好一件事只能说明你对这件事付出了很多精力。每当我忙于竞赛的时候就会把更多精力用在这上面,当我有时间做其他事情的时候,我会再把时间花在兴趣和兼职工作上。”王密田如是说。

一路奔跑,天堑变通途

本科入学以来,王密田每年都会报名参加马拉松,一年两场,一场半马,一场全马,他从未缺席。每一次跑过终点都意味着将梦想转变成现实,王密田说:“对于每个踏上赛道的人来说,最后的几公里都是魔鬼路段,几乎每个人都想过放弃,但是却都是咬着牙冲过了终点,这就是永不放弃的马拉松精神。”马拉松对于王密田的意义在于战胜自我,挑战身体极限。

于王密田而言,一期一会的除了马拉松,还有骑行。王密田自大一便开始尝试骑行,第一次较远距离骑行是2016年的寒假,他用一天的时间绕行宿州、淮北、萧县一圈。从那之后,王密田骑行的时间越来越长,骑行的距离也越来越远,从一天延长到两天,从几十公里延长到几百公里。大三时,他选择从学校出发,一路骑行到天安门。保研本校之后,王密田更是与同样爱好骑行的朋友一拍即合,决定从上海骑行到拉萨。

上海是318国道的起点,因其横贯中国东西,穿过各种地形地貌而被誉为“中国最美景观大道”,也因此在骑行者心中被赋予了一种神圣的意义。王密田踏上此次征途就是为了再次挑战自己的骑行梦。

王密田并不是一个人行走,而是和一群“骑友”一同出发。“骑友”们来自五湖四海,有着不同的生活、不同的梦想和不同的处境,但因为有着相同的目的地,他们成为了彼此318国道上暖心的陪伴。

一路奔跑、一路感悟、也一路成长,在骑行中,王密田从队友身上学到了很多。他一直强调着团队凝聚力的重要性:“一个人到拉萨和八个人到拉萨是完全不一样的,团队成员之间需要互相鼓励,需要凝聚力的支持。”在川藏线骑行的第50天,王密田的精神意志承受着巨大的折磨,此次的翻越不仅考验着他的体能,更是对他内心的一次磨练。在和骑友们的相互扶持中,王密田在夜色中翻过米拉山,成功抵达休息点。

正是这种不离不弃、始终伴在耳边的鼓励,使王密田最终完成了自己的骑行梦。在他的心里,所收获的果实并不是到了拉萨这一结果,而是骑行在拉萨的这条路上的感动。

在葱茏岁月中,他是矿大结构人中的勇者,在同心协力中屹立不倒;他是勤工俭学的奋斗者,在磨砺中锻炼自我;他是单车骑行的强者,在漫漫路上凭着一腔热血一往无前。

新闻来源:校新闻网